候選人:張玉霞

張玉霞,1978年6月生,臨邑師范附屬小學教師。時光荏苒,歲月不居。自1999年從學校畢業(yè),張玉霞老師走上講臺20余年,她始終堅持“言忠信,行篤敬”“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人生信條,用誠信來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生活還是教學,無論是共事還是相處,都贏得了學生、家長以及同事的贊譽,成為人們心中當仁不讓的誠信之星,多次參加國家、省重點教育課題研究,先后被評為省小學遠程教育優(yōu)秀學員、省青少年優(yōu)秀科技輔導員、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市教育世家、市節(jié)約之星、市誠信之星、縣教學能手、縣三八紅旗手等。

她堅持以誠修身有愛心,扛好應盡之責。 “誠信始于愛心”。很難想象:如果連自己的家人、親人、身邊人,都不關心關愛了,如何才能以誠待人!張玉霞老師愛家人、愛身邊的人、愛社會。在家庭中,她是一個好姑姑,她始終沒有忘記2013年哥哥彌留之際,照顧好老母親和兩個年幼侄女的承諾,多年來像新生女兒一般養(yǎng)育兩個侄女,直到都在她家出嫁,組建起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其中一個像她一樣還走上了教育崗位,成為當?shù)氐囊欢渭言?。她把母親接到身邊,家庭雖不寬裕,但精心奉養(yǎng),工作再忙也準時做可口飯菜,節(jié)假日經常陪伴老人聊天散步,一有機會帶老人外出散心,如今85歲的老母親腿腳利索、滿面紅光,這正應了那句話:子孝母心寬。她是一個好妻子、好媽媽,丈夫在機關從事文字材料工作,長年累月加班熬夜,她照料全家,既做家務、又照顧老人、還教育孩子,卻從不叫苦叫累。在生活中,她積極疫情防控等社會志愿活動,是臨邑縣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她遵紀守法、拾金不昧、樂于助人,以點滴事跡傳播誠信正能量。去年夏天,她在街上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一學生身份證、高一新生繳費單據(jù)和500元現(xiàn)金,作為教師的她腦子里第一念頭閃現(xiàn)的是那位剛剛取得高中錄取通知書的學生著急的樣子,毫不猶豫按照單據(jù)上留下的手機號碼取得了聯(lián)系,那邊萬般焦急的一家人高興的連說“遇到了大好人”,雙方見面時丟失東西的母女倆說什么也要留下200元錢答謝,被張玉霞老師婉言謝絕了。

她堅持以誠立業(yè)下實功,爭當業(yè)務標兵。張玉霞出身教育世家,她的祖父、母親都從事過教育工作,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在她幼小的心靈播下了熱愛教育、積極奉獻、認真執(zhí)著的職業(yè)特性。臨邑師范畢業(yè)后,她如愿地走上了三尺講臺,以“黑板白字”書寫人生。工作中,立足“傳道受業(yè)解惑”,自我加壓、爭取出色。一方面,通過自學、進修等方式持續(xù)加強教育理論學習,積極參加了全國班主任高峰論壇進修、跨世紀園丁工程中小學骨干教育培訓、山東省小學教育遠程研修等,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獲得山東省小學遠程教育優(yōu)秀學員、參與了省十三五教育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實踐,善于運行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現(xiàn)代、科技、生動、形象、豐富的教育新模式,教學成果先后獲得德州市基礎教育多媒體課件等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還作為主持人與同事們共同完成了國家級課題。其次,她習慣與學生家長交朋友,把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及時真實地反饋給家長,也隨時掌握學生在家學習狀況,改進教學方法,并與家長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習慣于同事、同行交流,同臺競技、教學相長,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所教班級成績一直位于全縣前列,成長為臨邑縣教育界的一名出色標兵。

她堅持以誠育人提素質,培養(yǎng)誠信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牢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一使命,對學生生活上關心,思想上幫助,學習上嚴格要求。注重率先垂范,在學生面前,言必行、行必果,說到事一定做到,在師生、家校之間架設了牢固的誠信橋梁。有一年春天,她下樓時不小心踩空導致腳踝骨裂,醫(yī)生要求休養(yǎng)3個月,可在家待了僅1周時間,學生家長紛紛詢問病情,原來她教的是畢業(yè)班,在這離小升初考試只有4個多月的關鍵時期,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們能沖上去,考個好成績,張玉霞老師也很急切走進教室與孩子們一起拼搏戰(zhàn)斗。她對家長們說:請你們放心,孩子們的課程不會耽誤,保證一定能考出好的畢業(yè)成績。僅僅休養(yǎng)了45天的時間,就迫不及待地讓丈夫接送上班、讓孩子們幫扶走進教室上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她對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說到做到的誠信意識打動了家長和孩子們,凝聚了集體力量。在她的帶領下,所在班級成績名列前茅。她還注重因材施教,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培育興趣愛好,保護和提升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動手動腦,撰寫的《小學科技輔導員工作方法探析》《基層小學科技實驗教育探究》等論文多次在省市獲獎,學生多次在省市創(chuàng)新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她本人也獲得了第二十九屆山東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科技輔導。20多年來,她的學生中有上百人被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等名校錄取,這也于她從小學認真培育、注重習慣養(yǎng)成有一定的關系。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睆堄裣祭蠋煆膽M之責盡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始終以點點滴滴爭做誠實守信的先行者、倡導者和傳播者。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