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福
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運河古鎮(zhèn),位于縣城西九公里處,距離武城老城十五公里,是今武城縣甲馬營鎮(zhèn)政府所在地。
明清時期,這里是略小于縣城的武城縣第一大鎮(zhèn)。它曾是六百年的運河水驛所在地,南來北往的官員士子以及商旅長時間絡(luò)繹不絕;它也曾經(jīng)商鋪林立,不僅南北貨物堆積如山,其稅收長期穩(wěn)居武城縣各集鎮(zhèn)之首。
為了保證運河通行秩序和過往官員士子的安全,這里駐有專門負責運河社會治安的“巡檢署”長達五百多年。
眾多文人墨客被運河兩岸的鄉(xiāng)野美景所感染,曾為運河岸邊的千畝桃園留下許多妙語佳句。
傳說趙匡胤曾在此下馬視察
甲馬營鎮(zhèn)歷史悠久,傳說鎮(zhèn)名與趙匡胤有關(guān),推算起來該村在1000多年前就已經(jīng)立村。
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起兵路經(jīng)此地時,曾下馬視察軍營,后遂將村名改為“下馬營”,后演變?yōu)椤凹遵R營”。乾隆年間的《武城縣志·雜記》中說:“甲馬營堡子城,即舊志所謂遺營也,土人呼堡子城。聞國初尚有武弁駐守,今久裁革,城亦圮,惟舊志尚存”。
過去也曾有人說,甲馬營的命名源自這里是趙匡胤的出生地,縣志同時予以明確,“世傳為趙太祖所生之地,誤”。
明朝“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貞曾作《甲馬營》七言律詩:
人云宋帝此蓬蒿,
未有祠宮薦寂寥。
亂后中原馀紫氣,
軍前宿將有黃袍。
千年鹿逐身俱健,
萬里龍驅(qū)準自高。
好前翩翩幽薊客,
莫馳名馬競弓刀。
明朝嘉靖年間的戶部尚書李廷相也曾寫道:
甲馬營中秋氣高,
趙家南渡火光銷。
桓曹只解窺神器,
天子元來自有謠。
另一個與甲馬營歷史有關(guān)的傳說是,這里曾是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始設(shè)的東陽縣縣城故址。近年考古發(fā)現(xiàn),東陽縣故址位于甲馬營附近的運河河道下面4米左右。王莽新政期間東陽縣被廢,隋開皇六年(586)復設(shè),但縣治改設(shè)在今河北省故城縣的故城鎮(zhèn)。東陽縣治在甲馬營的時間約240年左右。
明清時期是眾多衙門所在地
甲馬營為運河重鎮(zhèn)和軍事重地,明清兩朝官府在此設(shè)有三個衙門:遞運所、水館驛、巡檢司。
1.甲馬營遞運所
甲馬營遞運所是明初所設(shè)置。由于京杭運河當時還沒有完全暢通,濟寧以南的糧食物資多由陸路運至臨清、甲馬營、德州等衛(wèi)運河港口,然后通過衛(wèi)河和南運河河道運到通州。為此設(shè)有“甲馬營遞運所大使”一員,這可能是甲馬營所駐最早的衙門機構(gòu)。
2.甲馬營水驛
甲馬營水驛也稱甲馬營水館驛,設(shè)立于明永樂九年,即公元1411年。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于河南蘭陽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入海,將京杭大運河攔腰截斷,大運河的船運事業(yè)只限于河南、河北和魯西北的范圍內(nèi),甲馬營水館驛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
甲馬營水驛自明初額設(shè)水驛驛丞一員,清初相沿無異,至乾隆七年(1742)奉文裁汰驛丞。所有一切稽查、夫役,支領(lǐng)工食,應付差使,管束徒犯諸事,俱責成各州縣。該驛攢典、皂隸照舊存留辦公。嗣后,甲馬營不再設(shè)專門驛丞,而驛務全部歸縣。南北水程為:南自夏津渡口驛至本縣甲馬營35千米,自甲馬營北至德州梁莊水驛45千米。水驛曾設(shè)走遞水夫230名,走遞馬11匹,驢2頭,馬夫7名,白夫12名,需要白銀2922兩。
甲馬營水驛曾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次接待南巡時的康熙皇帝;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1768)、四十一年(1776)、四十五年(1780),四次接待南巡時的乾隆皇帝。
3.甲馬營巡檢司
乾隆年間的《武城縣志·田賦》中稱:甲馬營巡檢署設(shè)巡檢一員,皂隸二名,巡檢弓兵二十名。該管河道自縣城北牛蹄窩起至冷家墳直隸故城縣交界止。
甲馬營巡檢司業(yè)務上隸屬于武德兵備道,在魯西運河關(guān)防要處護衛(wèi)漕船、提督盤詰、稽查奸盜、保障漕運、稅課及商旅安丘、地方治安穩(wěn)定等都起到了重要社會功能,是封建社會基層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巡檢制度始于中晚唐,五代時期延至州縣,宋代創(chuàng)建了專職“巡檢”治安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的行政管理系統(tǒng)相平行。明代承襲前制,《明史·職官四》:“始于關(guān)隘之處設(shè)巡檢司,以警奸盜,后遂增置各處?!薄睹魇贰份d:“凡在處各府州縣關(guān)津要害處俱設(shè),俾率徭役弓兵警備不虞”,形成維護基層治安的最底層國家機構(gòu)?!胺布Z船……(巡檢司)令役于上下交界之所,催儹速行,毋許以私事逗留,入境、出境按年俱有詳報……馳報于巡撫布政司。”“行旅客商停泊境內(nèi)者,一并徹夜巡守,以防奸宄。”不同版本的武城縣志共記錄了55名甲馬營巡檢的姓名、籍貫和任職時間。其中乾隆《武城縣志》載有甲馬營巡檢馮朝東等8人和清乾隆二年(1737)前黃士俊等6人;道光《續(xù)武城縣志》載有蔣紹芳等19人;民國《增訂武城縣志續(xù)編》載有陳玉清等22人。
民國時曾一度改屬恩縣管理
甲馬營由于處在沙河入衛(wèi)的河口處,又是恩縣與武城縣的交界處,此處的堤防對于武城與恩縣的防洪排澇均有著重大影響。
明永樂年間,曾于沙河東岸創(chuàng)修南北通堤,自臨清塔灣起至武屬占官屯止,長約60千米,此后百馀年間,每逢衛(wèi)河東決,皆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漲更無宣泄之馀地。一經(jīng)潰決,直注恩縣境內(nèi),洼下7.5千米盡成澤國。不決,則水勢西溢,武城難免水潦。故河頭一段堤防,為兩縣所必爭。恩縣人堵,武城人扒,持續(xù)了很久。
清嘉慶間,山東巡撫鐵保判決筑堤糾紛,指令武城出土,恩縣出夫,刻石為憑,立為定案。光緒二十一年(1895),又經(jīng)邑令潘民表請委會勘,北自占官屯,南至龍灣舊堤一段重行修筑,并由兩縣議定,底寬10米,頂寬及高度均以2米為限。設(shè)遇水大,任由堤上漫過,恩縣人不得加高堵阻。武城人亦不得扒掘放水,永為定案,以免糾紛。這座堤壩被命名為“潘公堤”。
1917年沙河東潰,淹了恩縣共計4.8萬公頃土地,為從來未有之奇災。然而1918年、1923年、1924年、1925年……累次決口,潘堤沖蹋不堪言狀。十余年來,恩縣人飽受水患之苦。1930年開始,恩縣縣長楊玉驤每年都將受災情況呈報省府,請示解決辦法。1933年5月,經(jīng)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批決,將武城縣所屬的靠近潘堤的鄉(xiāng)鎮(zhèn)劃歸恩縣管轄。甲馬營于1935年正式歸入恩縣。1956年恩、武并縣,甲馬營境屬武城縣四區(qū)。1958年底,武城縣合并到夏津縣,甲馬營建公社后,歸夏津縣管轄。1961年,武城、夏津劃為兩縣,甲馬營公社屬武城縣管轄。1984年4月撤公社劃鄉(xiāng),轄28村。1996年6月鄉(xiāng)鎮(zhèn)合并,原祝官屯鄉(xiāng)5個村劃入甲馬營鄉(xiāng),甲馬營鄉(xiāng)轄33個行政村至今。
桃園景美曾有“小洛陽”之稱
在嘉靖版《武城縣志》記載的武城“前八景”中有“桃園朝露”景觀,在乾隆版《武城縣志》記載的武城“后八景”中有“桃園春色”,皆指一處,即甲馬營街北的運河南岸。這里原有桃林一片,春時桃李盛開芳香襲人,被稱為為“小洛陽”。
道光年間武城知縣徐宗幹作《桃塢春陰》詩,將桃花盛開的景色描述得惟妙惟肖:
十里繽紛夾岸飛,
桃園有路認苔磯。
停舟樹里尋帆席,
系馬橋邊問酒旗。
千片碧霞蝴蝶舞,
一天紅雨鱖魚肥。
深深水暗花明處,
遙指人從洞口歸。
江蘇南京人鄒坤《桃園春色》不輸前者,將嫩紅花破口的桃花寫得生動傳神:
遲日園林好,芳菲滿目前。嫩紅花破口,新翠柳垂肩。蝶翅香塵染,鶯歌曉樹傳。晴光舒繡陌,淑氣靄遙天。共醉黃罏酒,高吟白玉鞭。仙家知不遠,身在武陵邊。
武城本地人秦太璞也不甘落后,他的《桃園春色》更是胭脂一抹驚艷無比:
芳時草木共爭榮,
帶笑桃花倍有情。
錦繡千叢含曉露,
胭脂一抹映新晴。
溪云初起尋源杳,
潭水方生放棹行。
何似此間風景好,
落花紅雨滿春城。
蘇碧山在《桃園春色》中所寫的“紅杏雨”,讓人眼饞:
東風吹到眾芳前,
一入桃園色更妍。
墻外濃飛紅杏雨,
院邊淡著綠楊煙。
春融草長鶯飛地,
人在餳香粥白天。
如此韶光莫輕度,
幾番檢點杖頭錢。
(本文寫作過程中曾參考了時云山《歷史悠久甲馬營》一文,在此向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