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世事多變遷,唯有此心堅”——記中越兩黨總書記會見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

新華社河內12月14日電  特寫:“世事多變遷,唯有此心堅”——記中越兩黨總書記會見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

新華社記者宿亮 李勍 孫奕

鮮花、笑臉、掌聲、歡呼聲……

12月13日下午,河內國家會議中心,身著白襯衫和藍色奧黛的越南青年男女,手持鮮花和越中兩國國旗,翹首期盼著激動人心的時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夫婦在這里共同會見中越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

巨大的紅色背景板前,老、中、青代表們面帶微笑。在大家持續(xù)而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和阮富仲總書記并肩走到前排中央,同代表們合影。兩黨總書記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阮富仲總書記首先致辭。他說,習近平總書記來訪,河內和整個越南都因此沉浸在熱烈的氣氛中,相信“我的朋友習近平同志也一定感受到了”。

為什么要在這次歷史性訪問中,安排這樣一場會見?阮富仲總書記對自己的設問給出了回答:我們希望把促進越中友好這個重任交給兩國青年一代,“你們都同意嗎?”

現(xiàn)場掌聲隨即響起。一旁落座的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面帶微笑,看著自己的老朋友。

阮富仲總書記致辭完畢,習近平總書記起身走上前去,兩人的手再次緊緊握在一起。

“時隔6年再次訪問美麗的越南,看到熱情洋溢的你們,我感到格外高興?!绷暯娇倳浢嫦蚋鹘绱恚l(fā)表了題為《賡續(xù)傳統(tǒng)友誼,開創(chuàng)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征程》的重要講話,代表中國黨和政府向致力于中越友好的新老朋友致以親切問候。

“回首過去,我們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立足當下,我們初心如磐、合作共贏?!薄罢雇磥?,我們前途相關、命運與共?!绷暯娇倳浀闹v話內涵豐富、飽含深情,勉勵兩國各界友好人士特別是青年一代成為中越友好征程的領跑者,為實現(xiàn)各自國家百年奮斗征程和構建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中越兩國風雨同舟、相互支持的崢嶸歲月是人們難以磨滅的記憶,也是兩國共同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了廣西桂林的育才學校。在20世紀越南抗法、抗美救國斗爭中,這所學校為越南培養(yǎng)了1萬多名學生,為越南建設發(fā)展作出歷史貢獻。13日下午,不少育才學校校友也來到了會見現(xiàn)場。

“我的童年在中國度過!”原越南科學院物理實驗學院院長陳春懷激動地說,他10歲到桂林育才學校學習,70多年來自己始終不曾忘記中國朋友“雪中送炭的情誼”。

同樣曾就讀于桂林育才學校的老人阮孟敬說,習近平總書記與中越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的會見“是一個重要時刻”,“希望見證歷史的兩國青年把越中友誼繼續(xù)維護好、發(fā)揚好”。

越中友協(xié)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原河內大學中文系主任阮世事在現(xiàn)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這位在越南教了23年中文的老師告訴記者,近些年,越南河內大學中文系招生數(shù)量始終處于高位,凸顯了越南青年重視越中友好帶來的機遇。正因為有了這些青年,他堅信兩黨總書記看重的越中友好關系一定后繼有人。

“世事多變遷,唯有此心堅?!绷暯娇倳浽谥v話中引用這句越南諺語,讓越南青年代表、高中生黎月瓊印象深刻:“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越南的諺語,說明他對越南很了解,這讓我激動,也很感動?!?/p>

在發(fā)言中,黎月瓊引用了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出席第十五屆中越青年友好會見活動時的講話——“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她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來在青年”,讓她更加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

這場會見不僅在于傳承友好,更是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兩國青年提出三點希望:“同做中越友誼的傳承者”“爭當亞太振興的參與者”“敢為人類進步的開拓者”。

傳承,參與,開拓。期待兩國青年和友好人士真誠攜手,以扎實行動賡續(xù)“同志加兄弟”的傳統(tǒng)友誼,以更廣胸懷、更寬視野擔起時代責任,為中越友好新征程凝聚智慧與力量。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