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霞
我的家鄉(xiāng)在魯西北平原的一個小鎮(zhèn)上,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農村文化生活還不太豐富。為了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我們那里每年冬天都要搭會,也叫“物資交流大會”。
擺攤設點賣“物資”的,有國營、集體的百貨公司、供銷社、生產廠家,也有小商小販和自產自銷的農戶。所售“物資”,大至家具家電,小到油鹽醬醋,也有農家的雞魚肉蛋、雜糧果蔬,服裝鞋帽、布匹,糖酥棍、爆米花等零食。另外,還辟有牲畜專區(qū),真是熱鬧非凡。
趕會的人,以我們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村民為主,方圓十里八村的村民趁著趕會聚攏在一起,走親戚、會朋友、購商品、看大戲,這個時候是鄉(xiāng)下最熱鬧的日子。大會期間必定會請有名的劇團來唱戲助興。我們街上有個特別大的戲園子,高高的戲臺坐南朝北,戲臺后邊的幾間房子是化妝間。座位都是一根根排列整齊的樹干。每到冬天“物資交流
大會”期間,村里就會請劇團來唱戲。京劇、河北梆子等幾乎每年換一個劇種。唱戲時間一星期左右,白天、晚上都會有不同的劇目上演。姥姥和母親是十足的戲迷,特別是姥姥看起戲來連飯也顧不上吃。
記得當年我和幾個小伙伴常常是下了學,就往戲園子里趕,學校就在戲園子附近,出來校門就會聽到鑼鼓喧天,我們就站在后邊看戲。只見戲臺上燈火通明,演員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戲服站在臺上,唱得字正腔圓;臺下戲迷們黑壓壓一片,看得聚精會神,還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等看完戲我再和姥姥、母親一起回家。姥姥也會給我補充戲曲的故事。小小的我也知道了《鍘美案》《穆桂英掛帥》《花木蘭》等情節(jié),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也是在那個時候,也許是受姥姥的影響吧,我也迷上了戲曲,懂得了不少劇種,每個劇種還能唱上幾段呢。
那時最吸引小孩子眼球的是戲園子里那些商販賣的零食,比如炒花生、葵花籽、爆米花還有一串串的糖葫蘆等。散戲后,包子鋪里熱氣騰騰的包子就出籠了,縷縷熱氣搖曳在夜晚的燈光下,望著褶皺均勻、白白胖胖的包子真是饞涎欲滴。這時母親就會給姥姥買幾個包子吃,當然姥姥一定會省下倆讓我解解饞。吃著香噴噴、熱乎乎的包子,嘴角的油是不忍抹去的,用舌頭舔一舔,感覺香氣撲鼻,似有一股暖流溫暖了整個冬天。
最高興的是趕會期間遇到星期天了,姐姐領著我來到會上。路兩旁商品琳瑯滿目,買東西的和賣東西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我最喜歡轉的還是賣服裝鞋帽的地方,這里會有外地來的客商,各種款式新穎的服裝吸引著女孩子的眼球。記得當年流行一種毛線編織的紅帽子,圖案精美,女孩子戴在頭上走在哪里都像一團跳躍的火苗。姐姐也給我買了一個,而她自己卻沒舍得買。
此外,我還喜歡看套圈、射箭、扎氣球等游戲。徜徉在這樣的會場,感覺此處就像是一幅多彩的畫卷鋪展在冬日的大地上,扮靚了單調的冬季。
如今,趕會已成為鄉(xiāng)村記憶的一個濃重符號,唱戲已成為一種文化傳承。這些年,家鄉(xiā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總感覺無論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淳樸的鄉(xiāng)風依然,美好的童年記憶永駐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