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德州驛館

安德馬驛館示意圖

上世紀50年代的前進街,當年的安德馬驛館就在小巷深處

古代驛遞石刻拓片

明朝定都北京,德州成為京畿要道,商賈云集,名流薈萃,帶火的不止經(jīng)濟,更有旅館業(yè)。

那時候的旅館也有類似星級的標準,大體分為3個檔次:館、寓、舍。其中,館的規(guī)格最高,為官辦招待所,主要接待過往貴賓及出差的政府工作人員;寓和舍為民辦旅館,前者檔次高于后者,主要接待往來客商、游人。

入住招待所需要辦理相關手續(xù),出示“身份證”或者“介紹信”,一般情況下,官方授權的外事活動,有符節(jié)等憑證,否則官辦旅館根本不可能接待。當時等級制度非常嚴格,即使再有錢的商人,也不能入住館。

明清以來,德州有3處大的官辦招待所,恩泉行宮、安德馬驛館和安德水驛館。恩泉行宮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山東巡撫愛必達興建的,主要接待皇帝和皇族人員路途來往。本文主要介紹后兩者。

安德馬驛館

德州州治原在運河以西,明洪武十年開始遷到河東,先搬遷的是學宮。明永樂九年,州治全部遷到衛(wèi)城,安德馬驛館就坐落在南門里東側的州署里面。

那時候,德州為九省通衢,出南門有兩條主干道,一條是沿如今的解放路,過玉皇閣向南;另一條是沿目前的柴市街,過文武閣向西。

為了方便接待,州屬衙門就在南門外建設了單獨的安德馬驛館,位置在目前的德州五中附近。據(jù)乾隆《德州志》記載:當時驛館有“走遞馬60匹、驢7頭,馬夫35名、飛遞馬夫3名、獸醫(yī)1名、抄牌2名,年用銀1870余兩”。德州的馬神廟一度也設在這里。

驛館建筑宏偉,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山門三楹。入山門后是3間造型別致的磚房,行道從中間穿過,左右兩間各有泥塑彩繪的高頭大馬,俗稱騎道二馬殿,據(jù)說是康熙年進士石云倬所建。然后便是大殿,磚木結構,三楹,前廊明柱,朱紅長木格欞門,臺階高約1米,殿內(nèi)塑有一尊關帝爺坐像。東西各有廂房6間,院內(nèi)有唐槐3棵,東南方為鐘亭,西廂房南側有便門通西跨院。西跨院很大,東西約40米,南北約50米,院內(nèi)建有南禪堂、北禪堂、官廳。

驛館中最有名氣的是銀安殿,也叫廣川樓。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是明宣宗朱瞻基當太子時住的地方。朱瞻基于公元1411年被明成祖朱棣立為皇太孫,備受器重。1424年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即位,10個月后病死,1425年,朱瞻基當上了皇帝。

明弘治后期,濟南府同知王從鼎主持擴修安德馬驛館,門前豎高大的牌坊,上書“東藩第一樓”,驛門上題“安德馬驛”金字,修建新樓“廣川勝概”,接待水平大大提高。

嘉靖三年,又對安德馬驛館和銀安殿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重修,并將銀安殿改名為廣川樓。田雯在《長河志籍考》中解釋說:廣川樓因廣川人董仲舒而得名,雖然不是在原址建設,但“登斯樓者,人有懷蛟之夢”。明右副都御使陳鳳梧曾作詩《晚登廣川樓遂宴于驛亭》:“萬里風帆溯晚秋,凌云更上廣川樓。天空落木千里遠,水盡寒潭一鏡浮。西漢文章懷往哲,東藩冠蓋記同游。雙梧亭下一尊酒,素月流光入明眸。 ”

清光緒二十二年,德州設立郵電局,驛遞制度取消。此后,安德馬驛館先由德州藥王廟道長趙巧練主管,后由其徒弟玉皇閣主持周同真接管,每年藥王廟廟會結束后,戲班都會移到驛館再唱兩天。

民國初年,德州慈善界曾在此設立濟貧工廠,招收城里的流浪少年,教授染織技術,有木織布機十余架。1917年運河決口,驛館西跨院被泡倒,1921年,街上大戶牛協(xié)臣在西跨院舊址修建土房十余間,開設了祥和酒店和釀酒坊。日偽統(tǒng)治時期,曾在此設立偽警察所,后又成立關帝廟小學。德州解放后成立育才小學分校。

1947年到1948年,連續(xù)兩次大運河決口,驛館僅剩下山門和后大殿。1972年修建德州市第五中學,拆除剩余建筑,驛館消失。

安德水驛館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在南京稱帝,永樂四年(1406),朱棣下詔遷都北京,從此北京、南京兩個中心之間,關系更加密切。明永樂九年,德州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城市功能規(guī)劃,安德水驛館也應運而生,嘉靖三年的時候,曾經(jīng)進行過大修。

安德水驛館服務的路段大約有30多公里,從河北安陵至德州運河河段,位于德州西城墻外運河東岸,如今聚秀城小區(qū)的位置。驛館坐東面西,磚木結構,大門三楹,中間為五尺寬券門,門額為“駐節(jié)”二字,左右為正圓形花窗,大門前兩旁置五尺高朱紅木板柵欄護衛(wèi),大門對面有一座戲臺。驛站設有走遞夫424名,年日常開支為白銀700兩。

明清兩代,大運河不僅是漕運要道,還是各級官員以及蘇祿、高麗、日本等國貢使進出京城的必經(jīng)之地,安德水驛館就是當時德州官方最高檔的接待處所??滴趸实哿步希看卧诎驳滤A碼頭停船靠岸。

明永樂年間蘇祿國王進京,在這里度過的中秋節(jié)。明嘉靖年間,日本京都天龍寺和尚策彥周良兩次出使明王朝,均住在這里。明代詩人王世貞曾寫下《題驛壁》詩:“二十年前官柳條,春風綠遍德州橋。于今禿盡如僧老,怪得行人鬢易凋。 ”

安德水驛館內(nèi)最有名氣的就是皇殿,主要接待對象是明成祖朱棣,從永樂年間建成后,一直使用到宣德年間。

嘉靖《德州志》有這樣一個記載,朱棣有次住在皇殿,其寵妃忽然得病,隨行太醫(yī)束手無策,德州鎮(zhèn)守穆肅推薦了當?shù)赝饪泼t(yī)郭義甫,郭大夫奉旨入行宮治療,上午10點左右用藥,晚上不到7點病情穩(wěn)定。朱棣非常高興,當即賞賜了羊、酒和絲質的羅衣,并派宦官王彥將郭義甫送回家中。

清雍正十二年,運河西遷,皇殿遠離河道,逐漸冷落下來。清末詩人吳修風曾作詩《皇殿行宮遺址》:“西風搖落故宮秋,野厥殘花隱碧流。日暮毀垣人盡去,寒鴉飛上石橋頭。 ”

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入海,京杭大運河被截斷,水運逐漸凋零,安德水驛館被廢棄。清咸豐年間,水驛館建筑辟為關帝廟,后在此辦起水驛館粥廠。辛亥革命后,軍閥混戰(zhàn),水驛館淪為兵營。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建立迎賓路小學。

□本報特約撰稿人 王德勝

德州新聞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wǎng)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wǎng)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