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
案例 無法控制行為女孩習慣性“討好”身邊人
小滿(化名)今年25歲,剛剛步入社會,她找咨詢師的原因是,自己經常把工作、人際關系弄得一團糟,她總結原因是因為自己總喜歡當“老好人”,無論領導、同事提出什么要求,她都會答應對方,最終沒做好,又遭到指責。
初次見到小滿,她十分緊張,總是坐立不安,在與她溝通的過程中發(fā)現她總是答非所問,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當咨詢師詢問她是不是不舒服、是否需要幫助等問題時,她都條件反射般選擇拒絕?!袄蠋?,我就是覺得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有些事情好像被設定了一樣,只要別人一觸發(fā),我就會按照程序反應,這些反應根本不是真實的。”小滿表示,她常常感覺到不能控制自己,為此十分懊惱。
分析 母親控制欲強女兒成長中缺乏安全感
通過詳談得知,在小滿的成長經歷中,爸爸媽媽總是吵架,媽媽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女人,孩子都二十幾歲了,做什么事情還要必須經過媽媽同意,否則媽媽就會哭鬧。用小滿的話說:“我已經這么大了,但是做什么事情必須經過她的同意?!?/p>
小滿在單位不敢與人溝通,總擔心自己說錯話。對于別人提出的要求,明明自己不愿意,也不敢拒絕,擔心別人不理她。內心的需求自己也不敢表達。在上學期間,她一直處于強迫的狀態(tài)中,現在上班了,想進一步學習,但卻無法進入學習狀態(tài)。
從小滿的表達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度沒有安全感、沒有價值感的女孩,這樣的情緒反應一定有著深刻的背景。
小滿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她認為父母吵架是自己不好造成的,便會更加懂事,這種懂事恰恰是父母喜歡而自己不喜歡的。而且她經常被母親各種有意無意地羞辱和控制,甚至現在依然被控制。
小滿有很多痛苦感受,因此需要啟動身心分離的機制來保護自我。并且母親的控制欲非常強,讓她感覺比起忠于自己來,好像更忠于母親。這些情況結合在一起,制造了她嚴重的身體和精神上的遲鈍,導致咨詢中無意識層面阻抗的發(fā)生。她在尋求幫助,恰恰是內在的需求和意識需求的一種沖突。
隨后,咨詢師通過放松、催眠法,層層遞進,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不斷提問“是誰在支配著你?你到底是誰?你的身體是誰主宰著?”由此,讓小滿感知到自己,并回溯到小滿小時候的經歷,在過去的一幕幕中不斷鍛煉著控制自己。如此反復練習,小滿表示,自己已經可以逐步控制情緒。
咨詢師有話說:嘗試感知自我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經常虐待他們的身體,或者語言刺激孩子、冷落孩子,那么這個孩子會經常處于痛苦中,而這種痛苦是精神和身體上同時發(fā)生的。而孩子會發(fā)現,如果將自我和身體聯系在一起,容易選擇身心分離,將真實的自己割舍到一個與身體無關的抽象空間中。
事實上,如果你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就會帶來身心合一;如果你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就會帶來身心分離。也就是說,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圍繞著自己的感受而構建;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圍繞著別人的感受而構建。他會自動地尋求別人的感受,并圍著別人的感受轉,他是在為別人而活,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控制。
咨詢師介紹說,在生活中,像小滿這樣的人并不少,他們很可能還沒有察覺到丟失了自我,或者丟失了太久而無法找回自我。建議朋友們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應該嘗試感受自己的需求,因為自我覺醒是成為一個完整自己的開始。
本期心理咨詢師
張尚坤
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小學生和社會心理咨詢工作,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咨詢經驗。同時不斷外出學習,系統學習了沙盤療法、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對話、元認知、家庭系統排列等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技術?,F在為德州晚報心理咨詢團專家、德州市十佳心理咨詢師、平原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平原五中心理咨詢師。
擅長:家庭教育與家長培訓、青少年人生規(guī)劃、失眠及各種心因性的軀體疼痛、學生考試焦慮、學生厭學導致軀體癥狀、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恐懼、焦慮、強迫等。
咨詢風格:以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元認知、沙盤、家排理論等多種技術相容論證施治。追求內因外因雙重干預,追求最快最穩(wěn)定的心理干預原則,尊重、理解、關懷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