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 劉雪雪
上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票證在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它是我國計劃經(jīng)濟時期,國家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xiāng)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fā)行的專用購買憑證。
近日,夏津縣檔案館接收了一本具有歷史保存價值的票證收藏冊。冊中的各種票證,反映了幾十年前人們生活的歷史環(huán)境。
“無糧票沒飯吃,無布票沒衣穿”
11月4日,夏津縣檔案館接受的這本收藏冊,是由夏津縣熱心群眾韓富廣捐贈的。由于平時愛收集,他的收藏冊涵蓋票證種類多,并且保存完整。據(jù)工作人員統(tǒng)計,此次捐贈共收入票證968張。其中包括1956-2000年郵票396張,這些郵票的票面題材中,有偉人畫像、歷史建筑、人文、地理等,種類多樣;1949年發(fā)行的五佰圓面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票358張;1965-1983年間糧布票95張;已經(jīng)停止流通的發(fā)行于1953-1999年的人民幣82張;1984-1991年的國庫券16張。
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要憑“票”,甚至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局面。
票證的種類繁多,面值不同,每個省份的票證規(guī)格也不盡相同。大致分為糧票、布票、肉票、油票、各種蔬菜票、雞蛋票、肥皂票等,其中最具典型的是糧布票。糧票有全國通用糧票和地方糧票,以市斤、市兩為單位;布票有普通布票、軍用布票、化纖布票等,以市尺、市寸為單位?!盁o糧票沒飯吃,無布票沒衣穿”,可見票證在那個年代的地位不容小覷,無可替代。
郵票、國庫券記錄時代變遷
郵票、國庫券雖然沒有隨時代變化退出歷史舞臺,但它們也會不斷變化,記錄時代變遷。
郵票的由來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它既是國家名片,也是人們書信必備之物。郵票種類多、大小不一,多以人物、風景、建筑、實物等為主,它以精美的畫面、特有的形式展示了我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地理各方面內容,記錄了中國的建設、發(fā)展與變化。
國庫券的發(fā)行與流通,無疑反映了當時中國的財政狀況。它是國家為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fā)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國庫券的存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幾年內,為國家舉債搞建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人們對國庫券認識的不斷變化,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意識的提高。
如今,這些票證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它們有的被收藏進博物館,有的存在于收藏愛好者的手里,有的成為歷史檔案進了檔案館。但不管它們以什么樣的形式、什么樣的方式存在,這些年份與面值種類不同的票證始終是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回憶,它直觀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也讓后人永遠銘記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