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強勇爭先——透視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1月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頒發(fā)獎章、證書,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并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隨后,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獎代表頒發(fā)證書。

“中國天眼”全景(2019年8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持續(xù)激勵基礎研究,曾經數度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今年開出“雙子星”;強調成果應用積淀,獲獎者們“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勤奮令人動容;科技為民增添福祉,一批獲獎的民用科技成果讓生活更加美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遞的信號表明,中國正闊步走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上。


成就不凡:自立自強結碩果

如果科技發(fā)展有氣質,自立自強一定是“中國創(chuàng)新”的底色。

1984年6月12日,殲8II飛機首飛成功,總設計師顧誦芬(右二)等在首飛現場。新華社發(fā)

氣動力是飛機設計的靈魂。新中國建立初期航空工業(yè)舉步維艱,從一張白紙干出中國的先進飛機,顧誦芬一生就堅持干好飛機設計這一件事。

球形核燃料元件是核能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的關鍵技術。王大中堅持“啃最硬的骨頭”搞自主研發(fā),于是有了領先世界的中國高溫氣冷堆。

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自立自強、自主創(chuàng)新的杰出典范——顧誦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

這份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既是對兩位心有大我、勇攀高峰的科學家個人的褒獎,更是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強化行動自覺,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激勵。

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進駐天和核心艙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中)、王亞平(右)、葉光富向全國人民揮手致意的畫面。新華社記者 田定宇 攝

當前國際科技博弈日趨激烈,世界主要創(chuàng)新大國紛紛加大前沿科技布局,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抓住重大戰(zhàn)略機遇、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最后一顆組網衛(wèi)星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2020年12月4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環(huán)拍成像,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此外圖像上方可見已完成表取采樣的機械臂及采樣器。新華社發(fā)(國家航天局供圖)

這是“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楊寧軍 攝)

北斗導航衛(wèi)星全球組網,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天問一號探測火星,“奮斗者”號完成萬米載人深潛,移動通信、油氣開發(fā)、核電等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支持新興產業(yè)快速發(fā)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蓬勃興起……

觀眾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5G通信服務專題展區(qū)參觀(2020年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實踐反復表明,只有矢志不移自主創(chuàng)新,才能應對風險挑戰(zhàn);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才能把創(chuàng)新主動權、發(fā)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探索不止:激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源頭活水”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總源頭。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等獎更是難得地產生“雙子星”,成為我國基礎研究水平持續(xù)提升的最佳注腳。

化工和能源生產中,催化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催化反應過程和催化作用機理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黑匣子”。解密這個“黑匣子”,才能讓化學反應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更加精準高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并創(chuàng)建了具有普適意義的“納米限域催化”概念,打開了一扇認識催化過程、精準調控化學反應的大門。

介孔材料在能源、健康、信息等眾多領域應用前景廣闊。然而,高分子和碳能否實現“造孔”,長期以來是國際研究的空白。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chuàng)制,被國際同行認為開拓了納米科學的新方向,引領了國際介孔材料領域發(fā)展。

憑借上述成果,包信和院士團隊、趙東元院士團隊雙雙“摘取”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曾數度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如今連續(xù)8年產生得主。

此外,“具有界面效應的復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麻風危害發(fā)生的免疫遺傳機制”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國消除麻風危害的進程……基礎研究“多點開花”,從獲獎成果中可見一斑。

1月6日,工作人員在科興中維新冠疫苗包裝車間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注重原創(chuàng)導向,充分發(fā)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基礎研究投入持續(xù)大幅提升。

面對科研“無人區(qū)”,基礎研究更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

“在‘納米限域催化’這條研究道路上,團隊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卑藕凸膭钋嗄昕萍脊ぷ髡撸灰较驅?,就不怕路途遙遠;只要堅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熱。

“基礎研究領域,我們還有很多需要趕超,但隨著我國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多點開花’是必然的,更多具有開創(chuàng)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一定會不斷涌現。”趙東元說。

奮斗不息:科技讓國家更強盛、讓生活更美好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技創(chuàng)新在黨和國家發(fā)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chuàng)新自信,緊抓創(chuàng)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fā)展難題。

——科技是強盛之基。民族復興,要看創(chuàng)新。小到一粒糧、一顆藥,大到中國路、中國橋,科技創(chuàng)新的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實力。

91歲奮斗不息,70載航空報國。顧誦芬院士用他的一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飛機設計領軍人才,為新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2003年1月7日,王大中院士(右二)等在高溫氣冷堆總控室聽取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張作義教授(右一)的匯報。新華社記者 王呈選 攝

堅持為國為民,矢志科技報國。王大中院士帶領團隊成功走出了一條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征的先進核能技術發(fā)展之路。

頂天立地間,中國的科學家們奮斗拼搏出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不朽功勛。

——為人民增添福祉。健康是1,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維護人民健康,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必須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從高端醫(yī)療設備研發(fā),到藥物“綠色制造”,從重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防、診、治,到中醫(yī)藥臨床療效的評價規(guī)范……越來越多科技工作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醫(yī)學科技自立自強,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我國健康科技創(chuàng)新整體實力大幅提升,為14億中國人的美好生活不斷添磚加瓦。

——用精神激勵更多人才。不凡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chuàng)新人才。

獎勵大會展現的累累碩果,凸顯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期國家對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視,也昭示著建設科技強國的征程上,自主創(chuàng)新事業(yè)大有可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更有作為。

“將畢生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連的奮斗過程是最幸福的!”顧誦芬表示,我們將以身許國,不辱使命,繼續(xù)奔騰在科研一線,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不懈奮斗。

文字記者:胡喆、張泉、王琳琳、董瑞豐、溫競華、蓋博銘、董雪、王瑩

視頻記者:龍泠宇、王瑞平、楊志剛、胡喆、李姝莛、郭良川、李國利、琚振華、王軍鋒、黎多江、王洪流、周慧敏、張斌、沐鐵城、李學勇、王逸濤、田定宇、郭明芝、梅元龍、李由、薛晨、王瑩、包昱涵、周旋、李帥、白田田、余春生、何曦悅、王默玲、湯陽、徐海濤、劉美子、汪奧娜、屈彥、張紫赟

報道員:孫羽、周佰欽、李法庭、吳迪

海報設計:孫瑤

新媒體編輯:孟潔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