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染上壞習慣,母親情緒“崩潰”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

“我的孩子怎么變成這樣了?她什么時候學會了抽煙?怎樣才能讓她聽大人的話……”求助者宋女士在心理咨詢室哭得泣不成聲。她無意間發(fā)現(xiàn),15歲的女兒有許多壞習慣,和女兒大吵一架后,找丈夫傾訴又被指責一番,情緒有些“崩潰”,遂找到心理咨詢師傾訴多年來的委屈與不滿。

宋女士介紹,女兒是她一手帶大的,丈夫極少參與孩子的教育,但當女兒出現(xiàn)不聽話、做錯事的情況時,丈夫又會指責她“不會教育”。她逐漸形成焦慮、自卑、敏感的性格,這次“崩潰”是一次徹底爆發(fā),感覺自己被壓垮了,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案例:丈夫缺位、孩子不聽話,讓她感到窒息

宋女士和丈夫趙先生都是研究生畢業(yè),屬于學歷高、收入高的“雙高群體”。但自從兩人有了孩子后,原本和諧、幸福的家庭關系被打亂。宋女士對孩子十分溺愛,與婆婆的教育理念不同。在孩子小學前,她辭職在家照顧孩子,而趙先生這段時間為了保障家庭生活品質,變成了“工作狂”,早出晚歸,很少有機會和孩子說話。

當兩人開始意識到孩子和爸爸很疏遠,想要改變親子關系時,更多的矛盾出現(xiàn)了。趙先生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被“寵”壞了,經常摔東西、咬人,但媽媽對此十分袒護,稱這些只是階段性的小問題。在一次次爭吵后,趙先生很少再過問孩子的事情,宋女士漸漸變得焦慮、敏感,找丈夫傾訴,總以吵架結束,只能將自己的焦慮、抱怨全部投射在孩子身上,她不允許孩子不聽話。

“女兒是我最大的欣慰。她上學后,成績很好,我決定去工作。一定是我工作后對孩子關注不夠,她才染上這些壞習慣。”宋女士懊悔地說。她在這件事后,對女兒的認識全改變了。她最疼愛的女兒,竟然在日記中記錄了那么多不開心和對她的不滿。突然面對這樣的事實,她感覺眩暈、窒息,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么做。

分析:家庭關系錯位是矛盾源頭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韓明芳分析,宋女士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家庭關系錯位。在她的家庭中,父親缺位、母親焦慮、孩子叛逆,歸結原因是家庭關系錯位。母親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這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而本應該分擔負面情緒的父親,也陷入“不被理解”的角色,也存在抱怨、不滿等情緒。而正常的家庭關系中,應該是夫妻共同承擔一切,這是家庭穩(wěn)定和諧的前提。

“剛結婚的夫妻,將彼此視為唯一,這是所說的‘甜蜜’,就是指近親、穩(wěn)定。但部分女性當了媽媽后,母愛的天性,會讓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爸爸很難參與進來?!表n明芳表示,在宋女士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過度關注女兒,將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一肩扛起,長時間“又當?shù)之攱尅焙?,疲憊感讓她想找個肩膀靠一下,可是丈夫卻已經躲開了。

建議:父親不做隱形人,母親學會放手

缺少父愛的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的情緒中。如果是女孩,可能會愈發(fā)敏感,不自信;如果是男孩,相比他人會更加膽小怯懦,缺少陽剛之氣。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各有所長,全權由母親教育,父親會對其大包大攬的作風心有不滿,對母親“無微不至”的干預指點心生抵觸。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更加偏執(zhí)任性。

父母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充滿無盡正能量的“充電寶”。拋開家庭關系,僅關注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很難徹底化解心結,甚至還可能在人生的某一階段爆發(fā)。因此,在糾正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前,需要先讓父母擺正位置、糾正關系,當家庭關系回歸正軌,孩子身上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在該案例中,對丈夫趙先生來說,任何來自外界的“干擾”,都不應該成為父愛缺席的借口,他應該承擔起對妻子、孩子的責任,而不是選擇逃避,做隱形人。而對于宋女士來說,她需要做系統(tǒng)的心理調整,糾正自己錯誤的育兒觀,學會放手放孩子成長,正視家庭關系出現(xiàn)的矛盾,盡快回歸妻子角色。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