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后,李文被判由父親撫養(yǎng),但父親卻并未盡到義務;因不堪父親的無故打罵,她向母親求助,并終于重回母親的懷抱;20歲時,她再次站到了父親面前,向其索取屬于自己的產權。
父母離異,生父無情
20歲,對女孩來說,是如花一般的年紀,但李文卻無暇在乎。對她來說,20歲,意味著終于可以正視給自己帶來不幸的父親的眼睛。
2005年是李文噩夢的開始。那一年,一度和睦的父母離婚了,12歲的她并不知道孰對孰錯。她只記得母親流著淚走出了家門,就再也沒跨進這個家。李文被留在父親身邊。沒多久,家中多了一個她不認識的阿姨。從那以后,關于那個家的,便全是痛楚的回憶。
2006年,李文的父親李慶亮再婚。沒過多久,他就開始對李文橫加指責,動輒打罵?!昂脦状?,他抓著我的頭向墻上撞,我特別害怕?!崩钗闹饾u知道,母親“凈身出戶”,是將自己份額的產權當做了撫養(yǎng)費。那個家有李文的一份,但她卻變得不敢回家。有一次,她在街上盲目地走了一夜,次日中午回到家中,父親對她除了打罵,還將她的衣物丟出門外,讓她不要再回來。
李文在街上流浪了兩天,無處可去的她,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到母親住處那天,是她過去一年來睡得最沉的一次。從那以后,李文就住在了母親的住處,母親靠著做生意維持兩人的生計。
2009年,通過法院判決,李文被變更為由母親撫養(yǎng)。因為是租房生活,在李文的記憶中,母親經常念叨的就是“沒有家”。當時的李文并不知道她原本住的村子發(fā)生了怎樣的變遷,更不知道其實她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家”。
“40平方米”的含義
2007年,剛回到母親懷抱一年的李文并不知道,她所住的村莊拆遷,村委會對所有村民進行了妥善安置。根據搬遷安置實施方案,凡是該村的村民,每人都享有40平方米的房產面積。李文的父親分得一套120平方米的樓房。
2012年10月,李文已是德州市某高校的學生。重拾自信的她,突然想重回故地。來到村莊故地,李文發(fā)現(xiàn)原本的村落已被夷為平地,原址不遠處多了幾棟高樓。經打聽,她得知每名村民都能分到“40平方米房產”的消息。李文的戶口也在該村,自然也能分得40平方米的面積?!拔夷?0平方米一定是讓他占有了。”李文想到了租住在20平方米房屋內的母親,仍然靠打零工給她交學費;也想到了自己,父親讓她流浪街頭,如今又占用了她的房子?!拔乙没啬?0平方米,拿回屬于自己和母親的那份尊嚴?!币粋€念頭在李文腦海中萌生。
時隔5年,李文第一次與父親相見,她終于可以平視父親的眼睛。李文向父親提出,要求確認其住房有40平方米面積屬于自己的?!胺孔幽阌譀]出錢買,憑什么歸你?!睂τ诶钗牡囊?,李慶亮一口回絕。他認為李文沒有出資購買房產,所以該房產就并非家庭共同財產,李文沒有所有權,只有居住權。即便變更了撫養(yǎng)權,李文也沒理由分割房產。隨后,不容李文辯駁,便將其趕出門外。
從那之后,李文雖多次上門,但李慶亮都不愿再與她見面。吃了幾次閉門羹后,李文終于狠下心,一紙訴狀將父親告至公堂,請求法院確認40平方米房產的產權歸屬。
“三審”斷定“家務事”
德城區(qū)法院受理了此案。在法庭上,李慶亮陳述了當日與李文對話中的相同理由。但法庭認為,李文是涉案村莊的村民,40平方米房屋的獲得是基于其身份,不能單純以“未出資”否認其對40平方米的所有權,因此李慶亮的理由不能成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庭宣判李文享有李慶亮房屋產權中40平方米的所有權。這樣的判決讓李文長舒一口氣。但沒來得及慶祝,她便再次與父親對簿公堂。
李慶亮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由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二審。德州市中院認為,根據拆遷政策,村民可以按照優(yōu)惠價格購買相應安置房屋。依據政策,李文事實上只是享有優(yōu)惠購買權,并不是直接無償分得40平方米房屋。與非安置戶相比,李文只是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房屋,并不能享有所有權。因此,李文主張該部分的房屋所有權沒有法律依據,應予駁回其訴訟請求。一審法院的判決也被依法撤銷?!伴_始是想讓父親付出代價,走到這一步,我不能這樣放棄自己的權利?!弊稍兞讼嚓P法律依據后,李文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了再審程序。省高院將此案發(fā)回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再審。
德州市中院認為,安置村民享有的待遇,是“符合條件的村民可至少無償取得40平方米補償”,并不要求村民有出資的義務。此分房政策與宅基地相似,每位村民一生只能享有一次。本應與李文共同生活的李慶亮取得了增加的40平方米的待遇,并取得了優(yōu)惠購買40平方米房產的機會,都是基于李文的村民身份,李慶亮不予歸還房產的行為導致李文在村內無房可住,是不符合安置初衷的。因此,德州市中院宣判依法撤銷二審判決,并維持一審原判。
對40平方米的所有權獲得了法律的支持,李文邁出了拿回尊嚴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取得產權份額,她與父親還要繼續(xù)打官司。李文現(xiàn)在已經可以正視父親的眼睛,她不再是懵懂的孩子,在她背后,有法律和正義的支撐。 (文中人物為化名)□記者 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