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咀嚼這首詩,我就會想起媽媽的針線包,家的味道是媽媽縫補的游子身上衣,“針針線線連著兒女的暖,一雙巧手縫縫補補,織出我一條人生路”。媽媽的針線包伴隨著媽媽一生,里面裝載著我童年美好的回憶,媽媽用其縫補一生的愛,縫縫補補悲歡離合的人生路,用種種千辛萬苦換取全家的美滿幸福,那五彩的絲線絲絲縷縷地牽動著游子的情愫!
小時候,我最愛玩媽媽的針線包,那就像一個百寶箱,有各種各樣 漂 亮 的 紐扣,還有五顏六色的各種用來做補丁的布頭,從中總能找到媽媽給我們做的衣褲剩余零碎的小布塊,所以有種似曾相識的暖意和親切感!小時候家里買不起玩具,媽媽就用那些漂亮的布頭給我們縫制布娃娃,縫做裝有沙子的小布包和沙包,讓我們玩抓子兒和丟沙包的游戲。媽媽的針線包如魔盒般,總能變出些好玩好看的東西來,縫制出美好歡趣的童年!
上學(xué)了,我不好意思再穿打補丁的衣褲,但媽媽總是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媽媽還用針線包里的布頭給我們做布書包,縫制袖套,那時我很羨慕同學(xué)在外面買的書包和袖套,總覺得外面買的更洋氣、好看,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買的哪有媽媽親手縫制的珍貴啊,媽媽的愛和勤儉樸素的美德都在里面了!
長大后漂泊異鄉(xiāng),媽媽從老家趕來幫我做飯,總會帶上她那個古舊的針線包,叫我找出一大堆需要縫補或換松緊的內(nèi)衣褲和襪子等,每天吃完飯,媽媽就開始縫縫補補,連周邊都沒來得及去走走看看,當所有的衣、褲、襪補完,媽媽說她的任務(wù)完成了,她也該回老家了,總是留不住媽媽,只能留下這針針線線,如縈繞不斷的縷縷鄉(xiāng)愁,穿在身上,暖意融融的!
每年春節(jié)回家前,媽媽總會在電話里叮囑我把需要縫補的衣褲帶回去,媽媽總是要趕在我離開家時把這些衣褲縫補完,“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故鄉(xiāng)絲絲縷縷的陽光仿佛幻化成媽媽的針針線線,不管兒女遠在何方,總是連著兒女的冷暖,嗅著被媽媽縫補過的衣物,暗香盈袖,如游子嗅到乳香般陽光暖暖的味道!
還是那個熟悉的針線包,陪媽媽走過幾十年縫縫補補的歲月,陪我們長大,陪媽媽老去!“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現(xiàn)媽媽眼睛不好了,要讓我們幫她穿針,有時不小心,針扎在她手上,流出血來,就如扎在我心上,流出淚來!由于媽媽常年埋頭做家務(wù),縫縫補補,洗洗刷刷……患了頸椎病,醫(yī)生叮囑不能再埋頭做事了,可媽媽還是埋頭做著各種家務(wù)……
游子如風(fēng)箏,不管飛多遠,也飛不出媽媽的針線,線的一頭始終攥在媽媽的手里,如一根臍帶永遠連著游子的生命,如月光密密織著的鄉(xiāng)愁,縈繞在每一個望月思鄉(xiāng),想念媽媽的夜晚!
□ 宋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