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艷艷
陽光燦爛,暖風(fēng)徐徐,春花隨風(fēng)去,夏日款款來。端午將至,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
端午,對母親來說是個隆重的日子。母親總是提前一周張羅食材。五月的鄉(xiāng)村陽光明媚,碧空如洗,天高水闊,一望無際。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母親早早起床去村南采摘葦葉。旭日冉冉,晨風(fēng)吹拂,蘆葦裊裊婷婷,搖曳生姿。漁人們迎著朝陽,駕著小船,穿梭于蘆葦叢中,河水清澈見底,各種水草向陽而生,日漸豐茂,魚兒們自由自在繞船逡巡,在水中翻騰跳躍,掀起層層漣漪,仿佛在殷勤問候早行遠(yuǎn)航的人們。遠(yuǎn)處野鴨游弋,近處浮萍點點,圓荷初舉,時有蜻蜓掠水而過,棲于荷間,好似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畫卷。人們有說有笑,尋著蔥郁茂盛的蘆葦蕩,麻利地采摘葦葉,母親總是選擇翠綠葉長肥碩的,每根蘆葦只采兩三片,以免影響蘆葦生長。母親精心挑選,仔細(xì)比較,優(yōu)中選優(yōu),終于采摘了一大摞。五月的蘆葦蕩郁郁蔥蔥,密不透風(fēng),母親滿頭大汗,卻一臉欣慰。
備好葦葉,母親勞動之余忙中抽閑去小鎮(zhèn)買糯米,回來放在一個小罐子里,蓋上蓋子,仔細(xì)用手旋轉(zhuǎn)、下按、壓實,直至嚴(yán)絲合縫,然后放在高處,生怕一不小心被老鼠乘虛而入。
記憶中端午這天,母親總要把姥姥、姥爺都接來,姥姥把自家棗園的大紅棗帶來一袋,個個圓鼓鼓,飽滿得像要脹裂開來。母親一人給我們抓一把放衣兜里,其余留著包粽子。
母親先把紅豆泡上,再把葦葉煮出來泡在涼水桶里備用。把糯米泡在一個大盆里,投兩次水,再用清水浸泡。隨后,母親清洗大棗,找出五彩線,剪成一段一段,大約一尺左右。一切準(zhǔn)備齊全,母親一邊放桌子,一邊喊我們包粽子。我們飛也似的跑出屋子,搶著圍坐在桌子旁,我和妹妹負(fù)責(zé)疊葦葉,大的用兩個,小的用三個,首尾相接,擺齊鋪好放在桌子上,母親把我們疊好的葦葉對折成圓錐形,先放一個大棗,然后放糯米,用食指均勻抹平,上面再放一個大棗,折疊葦葉,封口包嚴(yán),用五彩線纏繞好。我們有說有笑,母親的手上下翻飛,把笑聲包在粽子里。
母親把粽子一個個擺放在鍋里,加水沒過10厘米左右,蓋上鍋蓋,開始燒火。母親說煮粽子得用柴火,大火燒開,再慢火長燉。不急不躁,慢慢燉,讓糯米充分吸收棗的香味和甜味,吃起來才會香甜可口,有滋有味。大約一個小時,熱氣氤氳中,香味漸漸彌漫開來,又是一年粽飄香。母親說包粽子費的是功夫,熬的是耐心,包的是快樂,吃起來才會馥郁芬芳!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zhuǎn)眼已知天命。端午吃粽子已成常態(tài),但總也吃不出小時的味道,因為粽子里全是母親的味道。點點滴滴都是愛,個個粽子皆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