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廟民眾小學堂

??? 在魏莊一帶,年逾八旬的老人至今仍然記得,“魏莊五店”的歷史上,曾經有一所抵制“日化教育”的進步小學——“雙廟民眾小學堂”。這所當時與末期私塾并存的新型學校,創(chuàng)辦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左右,系以魏莊周圍的七個村莊同商共議,并由民眾集體籌資合辦而成。校址在趙家店(今東店)村西。因該村在通往甲馬營大道之兩旁各有一座小廟,素有“雙廟”之稱,故將學校命名以“雙廟民眾小學堂”。時有教職員3名,內設初級、高級兩個班。分別由畢業(yè)于 “洋學堂”(正規(guī)學校)的西店人李文華、魏莊的清末秀才(文科邑庠生)陳寶璽任教。在校生人數,初期階段僅五十、六十名不等。由于學校的性質屬“新式學堂”,加之又增設了一些實用的新學科,因此無論對社會和還是對適齡兒童,都富有吸引力。到了后期,就學的學生逐漸增多,學校也日趨紅火,出現了意想不到地可喜局面。
???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fā),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隨著華北地區(qū)被日軍的侵占,德州一帶的市縣也相繼淪陷,形勢的發(fā)展越來越嚴峻。恩縣淪為敵占區(qū)后不久,日偽政府秉承其主子的旨意,又將黑手伸向教育領域。在學校強制推行“日化教育”,讓學生一律改學日語、日文,啟用日編課本,妄圖實現其“文化侵略”的罪惡目的。
??? “雙廟民眾小學堂”,原本地處恩縣最西域 (離縣城五十多華里),西與武城縣隔沙河交界,更何況又屬于遠離城鎮(zhèn)、偏僻閉塞的邊沿地帶,通常一般不會受到波及。不想即便是這樣,日偽政府也不肯放過。當他們派員宣讀改制通令之后,激起了全校師生的極大憤慨。尤其那些大齡熱血青年,個個義憤填膺,紛紛表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國難當頭,豈有甘當亡國奴之理。決心予以堅決抵制,抗爭到底,誓與學堂共存亡。情急之下,校方與各村民眾代表緊急商議,經斟酌再三,為避免當地百姓遭受“三光”之禍,遂忍痛被迫將學校關閉。 “雙廟民眾小學堂”,前后僅有十二年的校齡,就這樣被勒令停辦了。失學的學生,就像沒了家的孩子,只好各自尋找出路。有的轉入其他私塾,有的在當地堅持斗爭,還有的參加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當時,他們置身陷敵占區(qū)于不顧,敢于挺身而出,公開抵制“日化教育”,展示了師生們以民族大義至上和赤熱的愛國之心。雖不屬轟轟烈烈之舉,但也理應載入武城教育史冊。
??? □陳仲魁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