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年俗

市民在德州市中心廣場跳起大秧歌(資料圖)張瑞攝

省級非遺項目—跑驢(資料圖)陳貴芝 攝

□本報特約撰稿人王德勝

德州因黃河而名,也因運河而興。秦漢至明清,德州“八易其名”“六移其地”(清康熙《德州志》卷一),大禹文化、龍山文化、農耕文化、商業(yè)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并存,民俗活動兼容并蓄,而備年、過年、忙年的“年俗三部曲”,更是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突出表現(xiàn)。

備年

“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迸D八一到,忙碌的備年就開始了。這天德州人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民國《德縣志》記載:“合五谷棗果煮粥,名為臘八粥。”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不少農家也喜歡吃臘八咸粥。臘八這天,德州人都習慣腌臘八蒜。臘八蒜大多用紫皮蒜和米醋,德州的臘八蒜只送不賣。原因很有意思:蒜與算同音,早年間,商家都是在臘八這天結賬的,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就有“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一說。賣蒜的一吆喝,欠債的一哆嗦,讓人感覺不好。

備年最重要的儀式是“過小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民國《德縣志》記載:“祀灶神,曰辭灶,祭品必用餳瓜、黏糕,久已相延成俗?!边@一天,老百姓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像焚化,這叫“灶王上天”。焚化前要在灶王的嘴上抹些糖瓜,意思是讓灶王爺甜甜嘴,“上天言好事”,等待“回宮降吉祥”。按老德州的習俗,家里婦女不能祭灶。家人在外,還沒趕回家過年的人家是不辭灶的,怕把在異鄉(xiāng)的親人辭在外面,所以就有小年之前趕回家的習俗。

過了二十三,諸神上了天,至除夕才迎回,期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娶媳婦、嫁閨女不用擇日子,又稱“趕亂婚”。民謠“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說的就是趕亂婚的習俗。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人們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需要,發(fā)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梢?,在傳統(tǒng)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民俗進行調節(jié)的。

過了小年到年三十,圍繞“備年”天天有具體安排:“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白面發(fā),二十九貼倒酉,大年三十熬一宿?!倍少從曦洠嗍窃诖蠹贤瓿?。

德州集市多。乾隆《德州志》卷四《市鎮(zhèn)》記載:“明洪武初,州治在河西。永樂九年,移州治于衛(wèi)城拓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有了大市、小市、柴市、馬市、羊市等十大集市,遠一些還有北鄉(xiāng)的拓園鎮(zhèn)(今桑園)、南鄉(xiāng)的甜水鋪(今平原境內)、東鄉(xiāng)的邊臨鎮(zhèn)(今陵城區(qū)境內)、王解、新安、東堂、土橋、王蠻等,不同的地方,趕集時間也不一樣,基本上都是錯開的。

南門外每天一集,也叫早市。這里街道兩旁大車店、商鋪林立,趕早進城的農民就住在城外大車店里,等待開城門,有的就是帶著自家的鮮菜、雞蛋、柴草或者雜糧來早市上賣,換點生活用品。由于價格便宜,市內和鄉(xiāng)鎮(zhèn)攤販,紛紛來早市躉貨。城隍廟和藥王廟廟會是德州城最熱鬧的兩個大集。期間各路商販云集、布幃如林、貨物琳瑯,打把式賣藝的、算卦相面的,生意紅火。趕集人聽書看戲、求神拜佛、買賣商品,各有所需??滴跄觊g詩人馮廷櫆曾形容其盛況:“柴市東頭古道場,乘春兒女兢焚香,茶坊酒肆蘆棚下,高唱吳歌賽藥王?!?/p>

德州一般都是五天一集,因此臘月二十六就是年前最后一個大集,最熱鬧。舊時交通不變,四里八鄉(xiāng)的進城趕集,從幾天前就要開始盤算,拿多少錢,買哪些東西。進城的當天,天不亮起床,全村人結伴而行,男人們推著獨輪車,婦女們挎著籃子,一路說說笑笑?!按焊脑?,秋收冬藏”,一年忙到頭,這時候的人們手頭最寬松,也最舍得。村里那些熱情的媒婆,最喜歡帶上年輕的姑娘小伙,在年集上相親。雙方都穿得整齊一新,在某個角落里見面。

民間的講究中,過年期間的很多禁忌與餐具損壞有關。因此,一進臘月門,勤快的主婦們就開始清理一年來破舊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等,就盼著趕年集,“過年添碗添筷吉祥”,有“添人加口”的寓意。趕年集要買豬肉。“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边^去,老百姓日子苦,家里人多,因此過年吃好吃的,成為很多孩子的向往。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預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到了今天,這個習俗依舊沒變。趕年集要買只雞?!芭D月二十七,殺只雞”,“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這天殺雞,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殺好的雞,留到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吃的時候必須是整只,不能切塊。而且,除夕夜不能吃完,要留一點。這天,德州市面上賣得最好的還有“粽子”,有大棗的那種。老一輩子說,新婚一年無子的夫婦,除夕夜要吃兩個粽子,不能用手拿著吃,要用筷子夾著吃,寓意“快種子”。

最忙碌的是大年三十。有三項重要的習俗。一項是貼春聯(lián)。一般在大年三十上午。春聯(lián)種類多講究也多。例如水缸上面貼魚畫。過去老德州人喝水一般都從運河里挑,家家有口大水缸。在水缸的上方的墻上貼年畫,一打開水缸,就看見倒映在水里面的魚在游動,取“連年有魚”之意。倒“酉”也少不了。酉是象形字,意為盛稻谷的容器,又有果實成熟之意,象征豐收富裕,家里放錢糧的地方,就貼上一個。舊時商家的錢柜上都貼個“酉”字。一項是“發(fā)錢糧”。祀拜供奉的天地神靈及家中的財神、宅神、灶神、井神以及過路的神仙。一項是“布燈”,意在驅除黑暗,換來光明,增加節(jié)日氣氛。舊時德州人院子里多種棗樹,最高處要掛燈籠,這是姜子牙的牌位,他是燈籠神,也是光明神?!敖诖?,諸神退位”,求得祥光普照,惡煞不進家門,這也是德州人年俗方式的一個創(chuàng)造。

過年

這個過程,從年三十開始,會一直持續(xù)到二月初二。

大年三十又叫除夕,與春節(jié)(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民國《德縣志》中關于除夕的記載,有五項主要內容:辭歲、接神、撒歲、守歲和宿歲。

辭歲?!氨坝走蛋葑痖L,曰辭歲”。年三十,家人叩拜尊長互祝平安,親友間拜謁祝福,叫辭歲。歸來后,沐浴更衣,就開始準備祀祖祀神的事情了。

接神?!兜驴h志》記載:“家長率卑幼赴門外焚香奠酒,曰接神?!边@反映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對美好愿望的期盼。儀式在年三十的中午舉行。除了接神,德州民間在年三十還要接自家祖先回家過年,俗稱“請爺爺奶奶”,感恩祖先的血脈沿襲。民間敬奉祖先的主要形式是供奉“牌位”,供奉范圍一般只限于直系五世以內。舊時在接、送神之間的這兩天內,有諸多規(guī)矩,諸如:不能掃地,怕迷了祖宗眼,怕把財寶掃沒了;不能打水,怕驚動了龍王;出嫁的閨女不能回娘家等。

撒歲。院內都灑上芝麻稈之類的東西,人們踩上之后“噼啪”作響,踩的人越多,踩得越碎越吉利,德州人稱之為“采歲”。初一拜年的人來人往,也都說著“采歲”了,芝麻稈和許多秸稈都是一節(jié)節(jié)的,寓意時節(jié)登高,增福增壽。

守歲。除夕有守歲的習俗,一夜燈火不滅,人們共同度過新年交替時刻,有守住豐收果實之寓意,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吃年夜飯一定要有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餃子象征團圓,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意。在德州,大年初一、初二的餃子要在三十下午和晚上包出來。水餃一般包三種:一種是素的,祭神用和除夕夜、初一吃,寓意一年素素靜靜、平平安安。白菜、粉條、豆腐是餃子餡最主要的三大件,白菜寓意“發(fā)財”,粉條寓意“長長久久”,豆腐寓意“都福”。另一種是驗歲的,其中一個餃子包上硬幣,初一早晨吃,誰吃到誰有福,表示“新的一年有錢用”,這種習俗稱“驗歲”。第三種是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初二送神后才能吃?!按竽耆燥溩印獩]有外人?!闭f的是年夜飯的餃子是親人團聚的象征,是沒有外人在此居住和吃飯的,這時候,也沒有外人去別人家串門說事干擾別人家過年的。舊時連出嫁的姑娘也不能在此時回娘家。

宿歲。與守歲的含義類似,除夕夜家人團聚,酣飲言歡迎新年?!兜驴h志》中援引南朝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進行了解釋:“歲暮,家家具殽蔌,謂之宿歲?!?/p>

大年初一一早,先放爆竹,叫作“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拜年也開始了,一般持續(xù)到二月初二“龍?zhí)ь^”。

過年走親戚從正月初二開始,次序大體為先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jié)”之說。走親戚要帶禮物,不同時期的禮物有所不同。到了離開親戚家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親戚不能把客人帶去的禮物都倒盡,而是從中拿出一兩樣,再把自己家的稀罕東西添上一兩樣,以示敬意?!盎\籠來,籠籠去,離了籠籠斷了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正月初四回娘家,除盛宴招待外,娘家回贈的年糕是最貴重的禮品,寓意讓女兒的生活越過越高。

舊時德州拜年還有很多說法。如: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shù)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婦女須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訪。正月十五,新媳婦要躲燈等等。

最熱鬧的就是元宵節(jié),德州城四門披紅掛彩,主要街道上的商行、店鋪修整一新,沿街官衙、工商各界門前張燈結彩,爭奇競巧?!兜驴h志》記載:“民眾喧闐,夜行不禁?!泵耖g有個俗話:“西南的杠,東北的鼓,要看花燈到處有?!薄拔髂系母堋笔侵肝涑?、夏津一帶的民間舞蹈花杠舞。最有名的是武城縣南屯的花杠,當?shù)赜小皷|屯的家鼓,南屯的杠,楊莊的扎彩匠”之說。花杠舞最初形成于迷信祭神活動中,后來,這一喜慶的表演方式保留下來,形成了以南屯村為軸心的聯(lián)合抬花杠隊伍。如今,抬花杠為省級非遺,是元宵節(jié)上最受歡迎的節(jié)目?!皷|北的鼓”,是指陵城區(qū)、寧津、臨邑一帶的鼓舞,如陵城區(qū)的蹦鼓,臨邑的旋鼓、扇鼓,寧津的彈鼓等,更有遍布樂陵、臨邑、陵城區(qū)、寧津的鼓子秧歌。每年一進臘月門,村子里主事的就開始張羅,拉隊伍、編花樣、反復練習,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聯(lián)燈的村莊沿路布燈,午夜不休,為的就是把鄰村比下去,給村子爭個好彩頭?!耙椿舻教幱小保f的是花燈舞在德州分布廣泛。著名的有寧津的荷花燈、平原的七巧燈、德州市的云燈、臨邑的扇燈、齊河的繡球燈、樂陵的蓮花燈等。

德州因漕運而興,民間樂舞對此有突出表現(xiàn)。北廠獅子、小鍋市高蹺據(jù)說是隨著漕船由通州傳過來的,當時,每年三月開漕、十月停漕時節(jié)都要表演。當年乾隆南巡過德州,北廠的舞獅和小鍋市的高蹺都曾出城迎送。其他諸如德州跑驢、武城的標字旗、平原的牛斗虎、禹城的二人摔、樂陵的軋蔑子、寧津的小風流、夏津的棒槌舞等,也各具特色。

舊時德州還有個接北廠奶奶駕拜年活動。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北廠奶奶駕去南關街上的玉皇閣、泰山行宮拜年,神龕由北廠的道士、尼姑和村民抬著。前有旗、牌、傘、扇儀仗隊,后有舞獅秧歌,一路吹吹打打,熱鬧非凡。隊伍行進的路線,基本上也是德州城內商家最集中、人氣最旺的地方,沿途街巷,商鋪里的善男信女擺設供案迎接,廟觀里的和尚道士在街邊設置道場,鞭炮此起彼伏,場面隆重壯觀,城內城外人山人海,此活動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后期。

元宵節(jié)在正月十六達到高潮,女人們拋開家務,或回娘家,或帶著孩子逛廟會賞花燈,或結伴外出游玩,且見橋必過,叫“走百病”,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民國《德縣志》記載:“既望,曰耗磨日,婦女不事事,咸出游,謂之走百病”。

忙年

“千忙萬忙,不能誤行?!边^年不能忘正事,地里的農活,鋪子里的生意,歲時節(jié)令民俗都不敢疏忽。

在德州,立春節(jié)氣有“打春牛”的習俗,俗稱打春?!按号!?,用柳木、玉米秸稈做骨架,上一年冬至過后取土塑成。每年立春這天,人們到近郊麥田里,用柳條鞭子擊打春牛,意在喚醒冬閑的耕牛,開始春耕,迎來一年的豐收。

占歲,俗稱看年景。舊時人們通過觀察正月里的頭幾天的天氣,來預測本年度的年成,據(jù)說該習俗來源于西漢東方朔的《占書》,后來發(fā)展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動,德州有俗語:“初一的高粱、初二的黍,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七谷八麥,九果十菜?!钡轮萑擞绕渥⒅爻醢说奶鞖?,因為這一天決定麥子收成。如果這天早上晴收早麥,下午晴則收晚麥,這天全天晴空萬里,大家就知道今年的麥子一定是大豐收,人們相互慶賀好年景。

做生意的格外看中正月初五,民間習慣稱為“破五”“送窮”,老人們忌諱這一天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過了這天,傳統(tǒng)概念里的過年就算結束了,諸多禁忌講究也解禁。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敖迂斏瘛币獡?,很多人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就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擺上羊頭與鯉魚了。羊頭有“吉祥”意,“魚”與“余”諧音。接了財神,還要擺宴席,往往吃到天亮。

對于莊稼人來說,二十五“打囤”最重要。民國《德縣志》記載:“二十五日為填倉日,前一夜以灰畫地,名曰打囤”。打囤前一天,人們會烙油餅或者做合子吃,謂“鋪囤底”。打囤這天包餃子吃,謂“捏囤沿”,還吃棗糕,叫作“揚風糕”,寓意好日子年年高。打囤第二天,蒸饅頭或者窩頭吃,謂“蒸囤尖”。這一天,農家把自家養(yǎng)的雞放出來吃在院子撒下的雜糧,讓過年這些圈起來的雞飽餐一頓美食。這一天,講究喜進厭出。囤里要添糧,缸里要添水,各家各戶都不向別人家借東西,即使有來借的也委婉拒絕。農民賣糧也忌在這天,但糧店收購糧食卻喜歡在此日,很多糧店要擺酒設宴,對前來賣糧者熱情款待。

農歷二月初二,是農耕文化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二月二,龍?zhí)ь^,大溝小溝水常流?!比藗兿Mㄟ^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xiàn)降雨的目的。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就有舞龍求雨的記述。這天,家中有很多忌諱,比如婦女禁做針線活,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怕傷到龍的眼睛;不可以去運河去挑水,會驚擾龍;不能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

二月二,德州人有吃烙餅、吃合子、吃炒豆、吃和菜的習俗。合子寓意和和美美。干鍋炒豆子叫“燒蝎子爪”,消滅害蟲之意。很多家庭用豆芽、菠菜、白菜、粉絲等拌涼菜吃,“二月二拌和菜”,寓意家庭和睦,素素靜靜。相傳這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舊時德州人會敲鑼打鼓放鞭炮,到土地廟燒香祭祀,乾隆《德州志》卷五《壇廟》記載:“土地廟在州署內,二月初二祭?!?/p>

過了二月二,萬物復蘇,春耕開始,這年就算正式過完了。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