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香椿飄香時

□劉能燕

在蒙蒙細雨中,我仿佛聞到了兒時清明節(jié)飄來的那一縷香椿的香味,而這香味的署名是奶奶做的香椿芽炒雞蛋。

還記得老家的屋后有一棵香椿樹,那是兒時我跟幾個堂姐堂弟嬉戲玩鬧的場所。到了清明時節(jié),這棵香椿樹開始長出嫩芽,紫紅色的狹長葉子中點綴著些許綠色,一簇一簇的,雖沒有花朵般明艷多姿,但也足夠給這春天增添一抹生機。

我以前不知道香椿芽是可以吃的,直到一個春日的早晨,一種特殊的香味彌漫著我的鼻腔,讓我從奶奶的床上醒來。睡眼惺忪的我問道:“奶奶,是什么味道這么香呀?”奶奶說:“這是香椿芽炒雞蛋,你個懶蟲快起來吃飯吧,太陽都曬到屁股了。”鼻子被香味牽引,我沒有任何拖延地完成了洗漱,直接用手拿起一塊裹著雞蛋的香椿芽投入嘴里,那味道美妙極了,就像春天的煦風一下子鉆進我的嘴里,讓我在唇齒間的香味中飄蕩。難怪清代康有為為其作詩《詠香椿》:“山珍梗肥身無花,葉嬌枝嫩多杈芽。長春不老漢王愿,食之竟月香齒頰。”

每當過清明的時候,奶奶也都會在家庭聚餐的時候做香椿芽炒雞蛋。這道菜一上桌便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大家都很喜歡,有時候甚至吃完一盤再炒一盤。父親和叔叔伯伯們一邊吃著飯菜,一邊溫習著家族歷史,不厭其煩地講述著他們與已故族人的交集與故事,是緬懷,也是激勵。

后來奶奶去世了,每到清明的時候母親就接著做香椿芽炒雞蛋,雖然這道菜依舊飄香四溢,可我總感覺缺少了一點靈魂。我想可能是奶奶在她的菜里施了魔法,讓身在異地的我們都會在清明時節(jié)想起那縷香,想起家里的那些人和事兒。

又到清明,父親帶著我去祭奠奶奶,結束后,我總會摘下一把香椿芽,把它們擺放在庭院里,讓這縷清香捎去我的思念。

德州新聞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wǎng)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wǎng)將及時處理。